学为立身之本作文600字

来源:笔趣写作网 8.04K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寂,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豁达。有“园中草木春无数,唯有黄杨厄闰年”的风趣。

学为立身之本作文600字

这个群体便是文人雅士,不同时期文人的生活也各不相尽。而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统王朝,十分重视文员,工艺制造业达到顶峰,流传的典籍器物较为完好,使得今天我能够在山东博物馆,近距离接触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日常。

那时的文人多是隐遁山林、寄情山水、不问世间繁琐。生活格调也随之提高,从香茗到瑞脑,从对弈到抚琴,从书画到佳酿。案头香炉、纸边砂砚、炉上茶壶,物在精而不在多,器在雅而不在华。一切都展现出他们简达、清高、旷远的审美。

然而在感受这氛围的同时,我也不禁发出思考。他们也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为何就不能有兼济天下之志,谋天下海清河晏、大展宏图、施展抱负呢?这样是否有无为之嫌呢?

其实也不尽然,明朝是中央集权统治,主要施政方针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施政为官僚作风所掣肘,民意传达不便。朝中文官多有不睦,俸禄极低,以至于大小官员无一不贪。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有明君也无法施展抱负,只会深陷于政治的漩涡当中。在这种社会情形下,隐归山林,不问世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历史上,文人根据时局出世入世的做法并不少见。比如近朝的陶渊明,也曾当官从政,也有官民和睦,施政清廉的政治景愿。只因时代背景过于纷乱,选择寄情山水。为人们心中开发一片净土。相较而言,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则是趁时入世的例子。十多载躬耕布衣,潜心研学,一朝入世,得遇明主。虽未匡扶汉室,也得垂名青史。

而他们能够在时代浪潮中大展宏图,在暗流涌动中安身立命,都得益于他们能够审时度势,都离不开他们对于自身学识阅历的积累。

由此可见,无论在何时何地,知识都是不可动摇的基石。只有以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够站稳脚跟,稳步发展,把握住人生线。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