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800字

来源:笔趣写作网 8.83K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跳河自尽。人们在打捞时没有找到尸体,满是悲伤和愧疚。人们怕鱼儿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往河里撒了些米,希望如此以保护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800字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艾篙煮粽子吃,但是因为豫西的地域特殊,所以家乡人每到端午节就用槲叶包粽子吃。端午节来临时,山上的檞叶就散发出一种清香的气味,像是在欢迎端午节的到来。槲叶粽子在我们这儿也叫“槲包”。

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都忙碌了起来,一般要去集市上买些槲叶,去晚了,就买不到好的了,母亲老是天一亮就去买槲叶了。买的时候要挑大的散发着淡淡香味的槲叶,这样包出来的槲包才更大,更香甜。回到家,母亲在槲叶上浇上滚烫的热水,泡一会儿,然后拿起刷子,把槲叶上的杂毛和灰尘洗干净,再一手拿一个槲叶,相互揉搓洗干净,把洗好的的槲叶放在盆里。

哦!还有馅料,我们这儿包槲包,一般用小米,也有些人喜欢用粟米。要把米儿泡在水里五六个小时。还有小豆和西豆也要泡在水里,加点儿碱静置十几个小时,需一晚上,用指甲一掐就破的程度就可以了,取出两三张槲叶铺平放在手中,抓些米粒和豆子儿放在光滑的叶面上,听说放叶背上会些苦涩。然后四面相互对折,再对折,和叠被子有点相似。包好一个再包一个,两个裹在一起用一根细长的绳子将它捆住,包好的槲包有点像长方体。包完后,锅中倒水,放入槲包,烧火煮。大约半天时间,过程不是很容易,但结果令人喜悦。随着“咕噜”声槲包在锅跳跃,清香而又独特的香味,在空中弥漫,使人惬意。煮好的槲包捞出趁它还“热乎”赶紧送给亲戚朋友。他们从粗糙的手中接过槲包,满脸笑容。解开槲包撒点白糖,吃上一口心里美滋滋的,这也不比粽子差呀!

端午节这天,人们还要早早的起床去山坡上割把艾草插在自己家口两侧。小孩子们的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系着五彩丝线,是一种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的绳,在我们这儿叫“花绳”。母亲说可以用来辟邪的。小孩子们还要擦雄黄酒。母亲从药店买些雄黄粉,再找些白酒混合一下,擦在我们的耳朵和鼻孔前听说是为了防止小虫子等飞到耳朵和鼻孔里。

端午节是人们用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节日的传承,更是民族和谐、生活幸福的象征,我们要尊重它,保护它。弘扬中华文化,从我做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