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电影观后感(推荐15篇)作文

来源:笔趣写作网 5.98K

篇一: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推荐15篇)作文

金安琪

轰炸声一次次响起,美军的飞机在战士们的头顶上盘旋,战士们却英勇地一次次战斗。这不是一件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

美国向朝鲜发动战争,因寡不敌众,故此向中国发出支援请求,中国因出于人道主义派兵支援。抗美援朝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而在最后的一战,志愿军们需要越过一条深而急的大河,可每次正要过河时,几枚弹药突然而至——桥体被轰炸,不能过河。

工兵们多次修桥,美军也多次摧毁桥体。因为时间限至,志愿军们没有办法,只能搭起一座人桥,使志愿军通过。虽然美军在水中埋了鱼雷,空中还不停地投下弹药,但志愿军们为了抓紧时间上前线,毫不畏惧任何困难。

一次次轰炸,一次次修建,都没有挡住中华儿女必胜的决心。在这些志愿军中,哪一个不是十七八岁?哪一个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在抗击美军时,谁不怕被战火殃及呢?但他们还是不惧炮火。浴血奋战的他们永远是英雄。

就在志愿军们过桥的那一瞬间,美军深知,他们的任务失败了,但他们输得心服口服:“这样一支坚强的队伍,我们已经战胜不了了。”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篇二: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国之英雄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当电影《金刚川》的片尾曲在影院响起时,我双目含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的依旧是主人公张飞最后屹立成一座雕像的画面……

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前,志愿军在金刚川山上艰难架起一座桥,却不断被美军炸毁,战士们不断修桥,用血肉之躯筑起水路通道,让主力部队顺利渡过金刚川的感人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射炮》这个篇章,关班长在炮弹打光后为了让张飞击中目标打出了让自己牺牲的照明弹,张飞为了吸引美军飞行员,让大部队减少牺牲,在自己身边点燃篝火,义无反顾暴露目标。“你莫跑,做个了断吧!”张飞对着空中呼啸的美军飞机,孤注一掷的这声呼喊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当炸弹“砰”的响起,在一片血肉模糊的废墟中,他咬牙简单包扎残肢断臂,仅靠一根树枝重新站上高射炮,满眼怒火,打落了美军的战机,而燃烧弹下,他已经成了一座雕像……

那一刻,我怔住了。因为这视死如归的精神,因为这慷慨赴死的勇气。他们为什么不畏牺牲?为了更多的战友,为了最后的胜利。那一刻,我脑海中闪现出两个字——英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战争的胜利,是由无数不知名的先辈的鲜血换来的。那些客死异乡的,连姓名、连骸骨都没留下的十七八岁的少年,是我们要铭记于心的真正的英雄!

战争年代,民族危难之际,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意志,浴血奋战。而如今,和平年代,在家国需要时,他们活跃在不同“战场”,毫不退缩。他们或许是地震降临时,拯救埋在废墟下灾民的解放军!或许是洪水来临时,挺身而出,用血肉长城筑起防洪大堤的子弟兵!也或许是在边境线上坚守数年,不论狂风暴雨,默默无闻守卫边疆的战士!还有,在战疫一线不顾自身安危的各行各业的人。无论是保家卫国守护和平,还是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在我心里,他们都是最伟大的英雄,是时代的英雄!

英雄,有坚定的目标,有无畏的勇气,有不屈的意志。作为青少年,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英雄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树立目标,战胜困难,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走出影院,这首《英雄赞歌》的旋律仍然在耳边不断回响,我不禁跟着哼唱。是的,英雄的生命,开出了鲜花!

篇三: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孟子曾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含生而取义者也。”古往今来,英雄辈出,用生命来诠释、传承何谓之“义”。《金刚川》这部影片中的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谱写“舍生取义”四个大字。

中华民族向来推崇“义”。三国时期,有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立下生死相托的豪壮誓言。林清玄说:“人应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电影艺术亦是如此,片中主角刘浩、张飞、关磊三人姓氏恰好也是“刘关张”,牺牲顺序也暗合历史,张飞决一死战前吼唱“长坂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人物命名与形象塑造,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然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誓死保家卫国,其义无反顾,更崇高伟大,更义薄云天。

在他们身上,“义”乃舍身许家国,“义”乃舍己为战友,“义”乃舍生担使命。电影中刘关张都是铮铮热血男儿,他们团结一致,敢打敢拼,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关磊为了不使张飞的暗炮暴露,点燃炮台周围,吸引敌人火力,在敌机机枪扫射之下,血肉横飞,英勇殉国;张飞为吸引敌方火力保护大部队顺利渡江,也点燃炮台周围,并发射五颗曳光弹,暴露自己位置;在被敌机炸得只剩下一条腿、一只手的情况下仍孤身一人,用仅剩的一条腿调整炮筒的方向,用绑在断臂上的木棍抵住扳机,操纵多人才可使用的炮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打下敌机;而刘浩,为了大部队能尽快渡江,在如此密集炸弹的轰炸下,没有后退半步,在敌机投下燃烧弹的那一瞬间,他仍然保持着肩扛木头的姿势,并向空中嘶吼“你是拦不住我的”,身躯被烧成焦炭,依然屹立不倒。“国之有患,君死社稷,谓之大义。”英雄“义”的精神,如大川东流,流淌进国人的血脉。

保家卫国,义无反顾,何止于战争年代?庚子年,新冠疫情肆虐。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高擎“家国之义”的大旗,共战疫情:各省市大批医疗物资送往重灾区,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冲在抗疫第一线;警察指挥交通,坚守岗位,维护安定社会秩序;师生居家隔离,网上学习,增强建设本领……大国担当树道义,团结抗疫显仁义,守望相助展情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之义,可谓重千钧。

融世代血肉金刚,换当下的风平浪静。在影片的最后,崭新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横跨金刚川两岸,一道吉光穿过厚厚的云层笼罩在桥上,有如英雄赤诚、忠义之精神,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篇四: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没有等来吴京的《战狼3》,等来了《金刚川》也不错。从影院归来,仰望星空,呼吸一下夜郑州的空气,却越发显得我的“小”来,感情小家子气,大爱,才应是每人的真性情。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950年10月25日被定抗美援朝纪念日。幸亏,今天没错过这部电影,否则,会有遗憾。

电影,让人看到了什么叫血战到底?什么是惨烈?就如活着的人事后平静说出的那几句话,“战场就是这样,你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只知道他们是战友,他们是兄弟,他们是护着我们过桥的。”

以前的电影都是线性叙述,展开的是一个完整过程,而《金刚川》改变了这一叙述模式,类似于盲人摸象的手法,围绕“金刚桥”从三个不同角度让观众领略战争:工兵连“架桥”,高炮连“护桥”,美军“炸桥”,在反复炸桥,反复修桥中推进着故事情节,是较量,更是为了后来人更好的生活。桥存,金城就是美军的地狱;桥亡,就是我军的地狱。所以,在装备不好的情况下,每人用信仰守护了自己的阵地:老高本来是准备第一个冲进金城打仗的,可却毫无怨言地服从了安排,配合架桥,直到炸飞半个身体,口喷鲜血,还是完整地说出了不要救他,架桥要紧的话,一瞬之间让自己和队友阴阳相隔,捍卫了使命;高炮兵张飞则在弹药缺少,战友战死,只剩自己,自己独自用右手和右腿(左胳膊、左腿被炸飞)打下了敌人的另一架战机,为牺牲的战友报了仇,完成护桥任务;美军则在不断炸桥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军队的神奇,人人都不是神,但却创造了神才会创造的神迹,尤其最后架起的那座人桥,最终变成了屹立不倒。

三个不同的视角让我们领略了金刚川保卫战的全貌,真正做到了小而精。很庆幸当下的自己,虽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却是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是最大的福份。看过电影后,就觉得,英雄之魂,不应磨灭,应该让现在的小孩儿都免费看看这样的电影,才不会被眼前的安逸生活蒙蔽了双眼,人和人才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能真正地撸起袖子,创造一个辉煌的明天出来!

篇五: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我之前看过许多电影,但自从看了金刚川之后,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勇敢、独立、坚强了,我对这部电影十分喜爱。

电影中描述了,在郁郁葱葱的树林旁发生了一场我军和美军的激烈战争。美军为了破坏我军大部队去抗美援朝去帮助朝鲜,先后炸了我军在金刚川上建的桥梁共8次。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死伤无数,但有些部队到达了抗美援朝战场。最终通过我们军团的坚持,我们打败了美军,获得了胜利。

战争中的蒋主任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有人修桥,美军飞机炸一次桥,我们修一次桥,在这次战争中,我们一定要打败美军。”他的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志愿军战士拼搏在杀场的画面。张主任为了让大部队过桥不顾生命危险,把射向大部队的子弹挡住了很多,全身共有100多颗子弹,都是为战士们挡住的,最终英勇牺牲。战士们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放弃,而是英勇奋斗,最终靠着坚强的毅力打赢了这场战争。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像战士们一样,坚持不懈、一鼓作气的人。直到遇到真正的困难时我们才能体会到这样的品质难能可贵,这份光荣应当被传承。

我要学习战士们坚持不放弃的精神,这部电影让我从一个胆小、不独立的人,变成了一个自信、坚持、独立的人。

篇六: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就对朝鲜发动了战争,中国政府考虑到朝鲜一旦被占领,我国东北就有可能沦为人间炼狱。应朝鲜政府请求,也为了自身着想,我们派出了部队前去支援。

我方部队的大部队准备过一条江,这条江流水急,深,通过它的唯一办法就是过桥。美国显然也考虑到这条桥的重要性,不断地派出飞机前来骚扰我军过桥。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中国工兵一次次的把断桥给修了起来,美国工兵3天修的进程中国工兵只用了两三小时?!我在这一刻看出了工兵们坚强的意志与那似乎拥有无穷力量的体魄。

令我震撼的有许多画面:

邓超饰演的高福来被延时炸弹炸重伤的那一刻,脱口而出的不是:“救救我。”而是:“修桥!”原本口齿清晰的他此时说话却变得的含糊无比,但他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是那样的有力量!炸弹炸掉的是桥,而不是他的信念!

张译饰演的张飞为了吸引希尔的炮火,让手下人点燃了周围的草木。希尔果然朝着他们俯冲下来,并不断地俯冲,射击。周围的人倒下了他也被炮弹给肢解了,但一个人的信念不能被肢解!凡不能毁灭他的,必使他更加强大!

他拿起了一根木棍,然后缓缓向另一个炮台走去。

……

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发出了最后一发炮弹,叫出了最后一声咆哮!我用暂停键停住了画面:他的面部狰狞。这狰狞,是为了谁?是为了祖国人民、朝鲜人民不受战争的波及,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过完温饱一生啊!

没有人能不朽,活过便是永恒。

他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路途里,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洒满一地。他们累,却无从止歇;他们苦,却无法回避。

篇七: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赞歌咏英雄少年当自强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爸爸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电影——《金刚川》。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冲击着我的视觉,震撼着的我心房,令我难以忘怀。

电影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依靠强大的武器阻挠中国志愿军大部队通过金刚川参加决战。美军分批次使用他们的先进武器,通过轰炸机扔炸弹、远程发射榴弹炮、预投延时炸弹等多种方式,想要破坏志愿军过河的木桥,但是工兵连的战士们一次次奇迹般地以惊人的速度修好木桥。敌机一直阻碍着前进的道路,高炮班的战士们负责歼灭敌机,掩护大部队尽多尽快地过桥了,但是因为只有两架炮,炮弹又少,战斗很是惨烈。

影片这两幕场景我印象最深。第一幕是高炮班被敌机袭击。飞机上的机关枪是那么厉害,那么凶猛,“哒哒哒……啾啾啾……”在密集的不停息的枪声中,第一架炮上的所有战士牺牲了,满地都是血,现场十分惨烈。第二架炮上的战士张飞虽然幸存下来了,但他却断了一手一脚,而且第二架炮也被敌机打毁了。我本以为张飞他只能痛苦绝望地等待死神的降临……谁知他大叫一声,忍痛用打火机烧焦伤口止血,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地从他脸上滑落,但是张飞咬紧牙关,继续灼烧伤口。最后,他拄着拐杖,带着仅剩的三枚炮弹,一瘸一拐,艰难地向第一架炮走去。他每走一步,我的心也跟着颤抖,他该忍受怎样的疼和痛?他会不会突然倒下,我的心一直揪着……平时我手指被小刀划伤了都很疼,而他此刻是断了手断了脚,伤口还刚刚经历火苗的灼烧!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忍痛孤军作战呢?我不断地叩问自己,我想应该是对美帝国侵略者的仇恨,是对牺牲战友的挚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也应该是他神圣的战士的责任!让他有这样的信念,他顽强无畏的忘我精神使他终于打下了那架侦察机!张飞的英勇壮举深深地震撼到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距离决战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是桥却又被敌机的燃烧弹炸毁了,最后一幕壮烈的情景出现了!工兵连幸存的战士居然脚踏残桩,手撑木板,架起了一座人桥,托举着大部队顺利过河!湍急的河水,翻滚的白浪,密集的枪声,那是在奏鸣,那是在咏叹,那是一曲英勇的赞歌!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大家想想,我们现在的和生活平是怎么来的?是的,是千千万万个像电影中一样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就像国歌里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学习英雄,学习他们的面对困难勇敢顽强;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一切,珍惜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我深深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欺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当自强。我立志,要好好学本领,自强不息,即使生活布满坎坷,也要披荆斩棘,即使路有挫折,也要勇往直前,发扬红船精神,长大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系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吉水小学四年级班学生,指导老师张益勤)

篇八: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施智锦

“那一年,俺们才都十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这是《金刚川》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旁白。

这一部电影改编自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三年的著名事件——抗美援朝,从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知道抗美援朝的惨烈,但也突出了志愿军们的勇敢以及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

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们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赶往金城,去参加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前往金城,他们在一条叫作“川流”的江上修建了一座木桥。美国为了不让志愿军们前往金城,这样对自己的战争有着更大的优势,所以就开始轰炸木桥。

一次,又一次,美国的飞机把木桥炸毁了很多次,可是志愿军们都能够在短短几小时内,把木桥修好。

敌机每次都来炸桥时,志愿军们看到,用大炮一次又一次攻打,他们有的会被飞机打伤,有的是失明,但他们还是努力攻击,他们舍己为人,在死得最后一刻也不停止。

他们非常令人敬佩。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有着无数的人为祖国而牺牲,他们都非常光荣、英勇。

篇九: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来到太平洋影院,观看了《金钢川》,它是一部爱国电影。

本片讲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后阶段,中国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线的战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这就是金刚川。要想度过这条河,唯一的一座桥,是战士们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美军为了不让志愿军通过这座桥,用轰炸机一次次的将炮弹投放于木板桥上。子弟兵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最终工兵连的战士搭成人梯,将木板举过头顶,让其他战士顺利过了河。

《金钢川》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场景。中国当时的武器非常落后,只有两个炮台,一个是主攻的,另一个必须隐藏起来。主攻炮台被击中后,连长张飞身负重伤,失去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但是,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炮台,艰难地操作着炮台,将一架美军飞机击落。他那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因为他们向往光明,向往和平。

看完《金刚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于金刚川的这座桥。每当桥被美军炸毁,工兵连的战士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将桥修好,所以,这座桥被美军称之为“炸不坏的桥”。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军派出了八架大型轰炸机将木板桥完全摧毁。即便是这样,志愿军仍然没有屈服,他们最终靠着团结过了河。从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团结的力量。

当今,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们这样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牺牲了无数的汗水和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我们少先队员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中国假如是一条大船,我们是即将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扬帆起航。

篇十: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中国脊梁

张鸿燕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志愿军与朝鲜军队并肩作战。渡江一一最后一次战役,它将会决定战争的结果。”打完最后一次,我们就能回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一个志愿军说道。

然而,渡江绝非易事,他们仅仅依靠一座木桥渡过湍急的江水。美国的飞机又怎会善罢甘休,时不时投放几颗炮弹,炸毁那一座桥。但中国人民是顽强不屈的,尽管桥一次次被炸毁,他们仍一次次地修复,并争分夺秒,飞速渡江,这是别人做不到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两个美国飞行员在对话,其中一个说:”这些人是炸不死的吗?像这样一座桥,我们军队修好需要三天,而他们只用了三小时不到!我们的任务仿佛是不休止的……”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军队!

影片中,有人在前仆后继,冲上去修复桥;有人紧盯着敌军飞机,汇报异常情况;有人全神贯注,操控高炮射击。他们身上都体现了同一种精神一一爱国。”就告诉他们,我们在这儿,让他炸”“不要耽搁,快速渡江”。每一个士兵都在奋力拼搏,为了祖国统一昌盛努力。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民族魂?这些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祖国的顶梁柱!

“打赢这场仗,回去拿奖章。”这是一个战士纯粹的愿望,更是中国人民肩上共同的担当。影片歌颂了志愿军的爱国热情与爱国情怀,渡江的胜利,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全中国的胜利成果!无悔的担当,心甘情愿地牺牲,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他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值得那一份荣耀。

中国精神需要我们来弘扬和传承,先烈的事迹会永垂不朽,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搭建那一座通向成功的桥。

篇十一: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乔虹杰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这是我在今天看过张老师播放的电影《金刚川》后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一些片段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金刚川》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时期,由于大部队在战斗中缺乏兵力,总部派出增援部队支援,在途中过桥遇到美军阻挡的故事。《金刚川》这部电影从一个事件的三个角度来描述:修桥工人,美国空军活动状态;山下工兵反抗,从这三个方面来描述当时场景,使观众更能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突显出中国军人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品质。

电影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电影的末尾,一个年轻的军人全力在自己的炮台上坚守岗位,在被美军飞机的炮轰炸后,一个炮兵队的人都牺牲了,只剩下一个军人,但他的腿和胳膊都受了重伤,只见他坚强的用嘴和另一只手绑住伤口,忍着疼痛,右手柱着一个干树枝,勉强地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向炮台走去,他坐上了炮台,斜着身子上足了弹药,用仅有的右腿转动方向轮,使炮口对准天上美军正要返航的飞机,他动用着全身的力气,忍受着千万的痛苦,一个残疾的人支撑起了整架炮。他带着思念、惋惜和痛苦发射了最后一炮。

‘轰!’一声巨响,一架美机拉着长大的黑烟坠落了下来,而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安心的闭上了眼睛。

即使面对再大的风雨,也绝不放弃,即便忍受的痛苦再多,也要含泪向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啊!

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和平的年代,每天过着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我们祖先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先辈精神要永远传承,今年的新冠肺炎战胜就完美诠释了这一道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少年,我们要传承先辈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和社会做一份贡献。

篇十二: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刘洋洋

“红色彼岸花,花瓣遍地撒……”,期中考试过后,我观看了一部名为《金刚川》的电影,一座用战士血肉之躯搭起的桥,让我的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开场,是一段70年前的历史,抗美援朝志愿军要通过一段地势险要,江水湍急之处,只有誓死捍卫唯一的桥,才能抵达对岸,到达战场金城。中国志愿军靠两台炮,一个团的战力加上工兵队,用尽全力打通去往金城的彼岸。而美军,不惜动用大量空军势力,对志愿军进行轰炸,采用延时炸弹对桥进行爆破,但桥一次次奇迹般的被修复,在物资极度匮乏时,志愿军用身体搭起一座人桥,鲜活的生命犹如瓣瓣彼岸花,散落遍地。

金刚川,金刚川,这岂止是一条江啊,这是战士的金刚躯啊,即使美军的航空技术发达,我们也用躯体硬生生扛下,即使毫无胜算,仍要放手一搏,将生命筑成通往金城的桥,通往胜利的桥……

抗美援朝一战,志愿军战士用最差的武器,打最成功的战,凝聚一颗颗炽热的赤子心,用鲜血用生命用无畏的精神,把装备先进美国人轰出朝鲜,电影中”姓张名飞,字翼德,长板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这句话,不正是对志愿军战士的真实写照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宁死不屈、英勇无畏的代表,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用生命造就了新中国。我们也要铭记历史,继承他们不畏艰险,誓死卫国的精神。不要畏惧黑暗,因为你的身后,有耀眼的光芒,它会指引着你前行!

篇十三: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不问万古流芳,但求此心敢勇”,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题记

在上“空中课堂”期间,政治老师为我们推荐了电影《金刚川》,该电影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70周年所拍,为了更加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深切体会当时的战况、战争的残酷,我与父亲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主要讲: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末期,为了取得谈判的主动权,志愿军发动了一次很大的战争,金刚川本来是属于重要的军事运输通道,可上面的桥却被敌方损坏。为了抢占时间和先机,当时的士兵们突然接到修桥命令,要保证让大部队顺利通过。然而情况并不容乐观,每次修好桥又被敌军炸毁,炸毁之后又修好,修好后又被炸毁,如此循环往复。面对敌军的不断轰炸,我军从不惧怕,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不断修桥,一直到战争结束,我军胜利。

这部电影着眼点很小,用陆地上各部队及空中敌人的视角,将战士们舍生忘死守护桥梁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飞(张译饰)与关磊(吴京饰)这两个角色。关磊原是张飞的上级,因在战场上两次抽烟被降为班长,本应听命于张飞,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当时高炮连共两个炮位,关磊和张飞不断争抢第一炮位,表面他们在抢功头,其实他们都知道一号炮位极危险,频频争吵只是为了抢在前面牺牲以保全战友,当我看到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不禁深受触动,在这种时候,却依然抢着冲锋,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格。舍生忘死,如此无畏,是什么令他们这么坚强?我想,是对战友的关怀,掩护大部队的责任与担当,战争必胜的信念!浓浓的战友情,淹没在炮声中,血液里,隐含在坚毅的目光中,它如流水,汹涌在每个并肩作战的战士心中,虽无言,却胜过人间无数。

另一个镜头便是在关磊牺牲之后,张飞不再软弱,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为战友们报仇。第三次战斗打响,张飞命战友点燃周边草垛,把敌军火力引向这边,果然美军轰炸机发疯般地对张飞的高炮阵地进行轰炸,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张飞也被炸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晕倒在地。正当美军得意地向上级汇报战果时,张飞醒了过来,处理伤口后艰难爬到一号炮位,他狂笑着,眼里满含着不屑,唱道:“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他向着美军战机嘶吼着:“来啊!”,最终,他用最后一丝力气打下了一架美军战机……在一瞬间,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古时的张翼德,他悠扬的歌声永印于我脑海,成为我心中不朽的篇章;他眼中的轻视,无畏无惧令敌人害怕,令国人赞扬;他那“不自量力”的嘶吼,永远定格在不断的炮声中,定格在他打下战机的那一瞬间……他曾怯懦,面对战友牺牲、敌人欺压,他愤怒,他坚强,艰难向一号炮位走去的背影是他永回不去的历史,永不后悔的明天,这是他的样子,也是所有战士的样子!正是有他们的坚守,才有了美好的今天。我暗暗擦拭着泪水,说不清是怎样的泪,是激动?是感动?只觉泪水不停留下脸颊,不禁紧咬牙关,压抑的心情伴着震撼的心……

那座“人肉桥”令我难以忘怀,如同美国士兵的感叹,“你们不是神,却创造了神迹”,不管多么强劲的对手,多么高级的装备,都无法阻止中国士兵的脚步,哪怕用血肉堵住枪口,也会迎难而上,这是他们的样子。“不问万古流芳,但求此心敢勇”,他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篇十四: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没有过桥,是他们的地狱;过了桥,便是我们的地狱。”这是一位美国飞行员说的话。

故事发生在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打响了。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要前往一个叫金城的地方参战。到金城必须要经过一条名为金刚的河,志愿军某部的工兵连便在那条河上修了一座桥,虽然经常受到敌人的轰炸,但是,这座桥是炸不烂的!

当关班长牺牲后,张班长被美军飞机的大炮击中了!他,断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却拄着一根木棍,脖子上挂着高射炮炮弹,爬到了高射炮前,点燃了篝火,吸引住了美军飞机的注意。他,一个人完成了6个人的操作!大吼了一句:“来啊!”吼罢,他连续发射了三枚炮弹。击落了那架罪恶的飞机,结束了那位罪恶的飞行员生命。就在这时,一架B29轰炸机,朝着张班长的阵地扔下了数枚燃烧弹。部队顺利地过了河,但张班长牺牲了,他用牺牲换取了志愿军胜利。

看到这一幕时,我怒了!我肯定凡是与我一样,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怒了。一架美军飞机的飞行员。他竟然开着飞机,还在我军的阵地上喝酒,最后还竟然把酒壶扔到了我军的高射炮旁边。这下我彻底地怒了!这是对我们中国军人的侮辱,我捏紧了拳头恨不得把那个飞行员给揍一顿!这只能说明,那时候我们国家还不够强大。我们虽然将国民党反动派赶到了台湾,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我们的工业十分落后!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很多项目都是世界第一!现在,谁也不敢再侮辱我们!

当看到结尾时,我哭了!部队顺利地过“桥”了,此“桥”非彼桥,那是用人搭出来的桥!这让我想起了国歌里的那一句歌词: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相信神,但是我们创造了神都无法创造的奇迹。七十年过去了,“万里长城犹今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些抗美援朝的老兵们,虽会因时间的流逝,而一个个地离开我们,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写到了这里,我不禁想用一句诗结尾:“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篇十五: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最后一发炮弹

蒋雨函

1953年,抗美援朝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期,谱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壮烈的一章。《金刚川》这部电影,在观众眼前再现了战士们同敌人顽强斗争,毫不气馁,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为了保证士兵能够安全过桥,不被敌人的飞机炸毁,高炮班的战士用仅有的两门炮守住自己的战线。张飞,一个普通的名字,作为班长,他担起了不可估量的责任——用最后仅剩的一门炮,对抗敌人的战斗机。一架庞大的飞机扫射着密密麻麻的子弹径直向高炮冲来,他临危不惧,“六点钟方向!快!”,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命令,使战友们也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砰!”比人还要大几倍的炮弹不偏不倚地摔在高炮及战士们身上,刚刚还明亮无比的空地,瞬间化为灰烬。

良久,张飞从地上抬起头来,战士们已经血肉模糊,自己也一样。但他没有放弃,坚强地站起来,忍着刺痛,撕了一块布条包扎起来!他望了一眼死去的战友,用一个胳膊,一条腿颤颤巍巍地爬上山,他要干什么?——去拿最后一发弹药,与敌人做个了断!天色渐渐黑了,张飞拖着千疮百孔的身体,爬上七人才能使用的高炮架,从容等着敌军侦察机。忽然一束白光来临,他赶紧用仅有的一条腿转动大炮,迅速发射出去,那架侦察机迅速分成了两半,他成功了!只见他微微一笑,在猛烈的子弹中永远闭上了眼……大部队也得以迅速过桥。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位战士站在生与死的边界,只为大部队能迅速转移;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在敌人炸毁木桥后,迅速修桥,那是他们用血肉筑起的生命之桥!连敌人也说:“用两根竹竿子吃饭的中国人,竟然能在三小时内迅速修好桥,这座桥好像永远也炸不毁。”他们不信神,却创造了神迹。

“我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兵,但我们不怕死。”

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切莫以为只有生于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身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历史的记忆在回望中更加刻骨铭心,让我们知道——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可能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但一定会是最好的出路。英雄在这平凡的年代如浪花一般涌现,在抗疫期间,无数的最美逆行者,无数的急救箱,难道不是拥有着同一位位为国家献身战士相似的爱国精神吗?保家卫国的过去,现在、未来依然延续……

最后一发炮弹,永远的历史光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