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推荐8篇)

来源:笔趣写作网 3.22W

篇一: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推荐8篇)

老物件之缝纫机

缝纫织旧情陈宇滢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题记

“走,去找外婆!”

瞬间,我仿佛又遇见了那一件件花样繁多的衣服。

秋高气爽,日光洒下,园子里的一树银杏被勾勒出金线,周围泛着淡淡的黄晕,仿佛一切棱角都被悄然磨平。一切仿佛被定格,凝聚在时光之中,静谧美好而又古老悠远。

那个秋天温柔而张扬,大人们忙着收粮食,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树荫下玩耍。走进园子,入目的便是那一树泛着柔晕的银杏,而更为吸引人的还是那坐在树下的外婆。她坐在椅上,弯着脊背,脚踩着缝纫机,那是她的嫁妆,给小朋友们大朋友们补衣服。她已经用很久了,看着她的熟练的手法——仔细地将细线穿入,双手翻飞,双脚踩动,时不时更改布料位置,“卡嗒,卡嗒——”那手指早已满是细细的皱纹,还有几处伤处,但仍旧一丝不苟,细致地对待手中的衣服。风袭,叶落。

回忆被打断,轻轻推开院门。

我看到了谁,是外婆。我欣喜地奔向外婆,“外婆……”声音在院中回荡。

织衣服的外婆抬眸,眼神纯澈而慈祥,皱纹爬满了她的脸颊,但在她一颦一笑中,依旧能看出她曾经的芳华,银丝满头,笑容依旧,缝纫机陪伴外婆一年又一年。现在的缝纫机早已不能再用,被刷上了一层素漆,在院角蒙尘。

“嘿,我当是谁呐,原来是你这娃儿!”她边织补着毛衣,边望着我,后又叫我走近,抬起手揉了揉我的脑袋,我便摇头晃脑得,摇着脑袋在太婆手中乱动。缝纫机在院角,似见证了一代代人长大。

那一层层回忆将它套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是太公当嫁妆给外婆的,当时谁要是有一台缝纫机都是被人所羡慕的。外婆便承着那一道道家人的爱意,与缝纫机经历至今,直至老了,无法用了。

她又絮絮叨叨的,嘱咐我到落日黄昏。风袭,叶落。

太婆坐着养神,缝纫机立在角落,他们好像有着无数缕联系,一旁的树上,还是一大片金黄,温柔而又有些许张扬。

时代更迭,日新月异,她在,它也依旧在。

曾经,是回不去了,只有记忆能镌在脑海,反复回味,直至,深刻。人们依旧淳朴,情感在缝纫机li,我们变得更好了。

回忆往复,风袭,叶落。

篇二: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听诊器

爷爷的宝贝——听诊器郭瑾瑜怀旧不是简单的复杂。它让我懂得珍惜,懂得铭记。

——题记

爷爷有个听诊器,50几年了,依然视若珍宝。

爷爷军医出身,在部队里专为飞行员看病。这是他的第一个听诊器,自从收到它起,就一直陪着爷爷,每每部队里有人找爷爷时,他总是带着他的宝贝,为一个个病人听诊治病,听爷爷说,部队里军医好几位,但是大家伙总是喜欢找爷爷看病,不仅是因为爷爷医术高明更是因为他的热心肠,受到大家的青睐。每次说到这里,爷爷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之情。瞧,爷爷在部队的大合照,一眼就看到了,身穿白大褂的他,脖子上挂着听诊器,照片里年轻的爷爷笑容里显露着几分潇洒。

后来爷爷转业到地方,当了医院的院长,他就更忙了。八十年代,医院设备陈旧,医生问诊听诊,这个听诊器就更不离身了。奶奶说,爷爷每天在医院里忙碌,穿梭于病人之间,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家也很少回,农村有老人不方便到医院,他就带上他的药箱,带着他的宝贝听诊器,上门为大家服务。几乎每一个节假日都在加班,邻人若问郭医生在家吗?家人的回答永远都是在医院里。不知有多少个大年三十没和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了,这是爸爸的感慨。可惜我未曾看过爷爷在医院工作时的样子。

现在,爷爷退休在家。那个听诊器也很老了,现在已经不中用了,铁制的听筒上沾染了些许斑驳,挂脖的胶套也都老化开裂,可爷爷是个念旧的人,舍不得扔下陪了他那么久的老伙计,今天应我的要求拿出他时,爷爷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铁盒子,慢慢地打开它,仔细地拿出一个布包,再拿出听诊器,用棉布轻轻地擦拭着。听诊器很旧,但并不脏,爷爷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金属的外壳,平时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此刻眼神充满着温柔。他很喜欢这个同他一起跋山涉水的家伙,一起度过的光辉岁。过了一会儿,爷爷缓缓开口:“这是部队里发的,只有正式医生才有这个宝贝,就能更地的帮战友看病了。”说着,又叹了口气:“唉——现在我和它都老了。”目光垂落,暗含着惋惜与伤感。

“不过,我很开心自己当了医生,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我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感激我呢!”话锋一转,爷爷抬起头:“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医院,能看到一个一个病人被我医治得以康复,我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呢?你也一样,读书要奋斗啊,才能做好满意的事情……”,说着说着,不知怎的,又扯到了我身上了。

我装作不耐烦地离开:“哎呀,你又说这个,出了房门,望着爷爷和他的听诊器,轻声地说“真拿他没办法!”

其实,我懂!这宝贝伴随了他的一生,更是见证了他的一生啊!

篇三: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古铜币

今晚的月亮显得格外幽远,风披一袭轻纱在这温柔的月光下翩然起舞,裙裙飘飘,若隐若现。

迷人的夜景,使我忍不住想把它画下。我跑进书房准备找一卷画纸,却在无意中发现书柜底部躺着一个十分精美的盒子。好奇心是我迫切的想打开它,盒子里用一块红布裹着。是许多铜板!取出几块,幽幽的古铜香气扑鼻而来,铜币上用繁体镌刻着清朝十二帝的年号,铜币中央的正方形小孔更是增添了不少灵气。我国古钱币中”十大名誉钱币之一”的大清铜币诞生在清朝。是光绪年间到宣统三年主要流通的货币,那个时期是大清铜币盛行期。

我看着铜币上真实存在的汉字……些许出神。

这些铜币是外婆的母亲赠予外婆的,然而外婆又传给母亲,现在母亲给了我。渐渐地,铜币变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而关于这些铜币的故事也一直传到我这代。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了我这个故事:外婆年轻时以加工渔业为生。有一回,外婆在卖鱼时有一个客人买鱼给多了钱,便立刻叫住那人,虽然那客人并没有回来寻找,但外婆一直存着那钱,没有用过。外婆从小到大一直对我说,我们是信仰基督教的,做人就要讲诚信,不能贪心,上帝便会看到你的善良,保佑你一切平安顺利!我也一直相信。

缕缕思绪回到现今。大清铜币经历了它的鼎盛时期,自然也会经历它的衰落时期。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宣布灭亡,新中华民国成立。新任总统孙中山先生便废除大清铜币,重新颁布了钱币新模,制造纪念币铜元。此后,“大清铜币”也随着大清朝的覆灭也逐渐消失。

现在见到它,竟然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亲切感!一分一秒都马上被划为过去,然而,我对这铜币的感情却至死不渝。

光阴总是磨人,有繁华,必有萧瑟;有红颜,必有色衰;才是美目盼兮,转眼鹤发鸡皮。

随着我国各个朝代的鼎盛与衰败,留下的古钱币也是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其形状各异,品种众多,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天地转,光阴迫。图画会随着时间褪色;记忆会随着时间沉淀。而爱可以穿过时间和距离,总会得到回音。

古铜币是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与见证,于我,是爱与精神的传承。

篇四: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二胡

纤指划过灵魂的忧伤罗若瑜弦歌不辍,思接千载。

——题记

泛白的红灯笼,发黄的木窗台,窄巷里,屋檐下,青石板路上。满眼深邃的太公,吱呀在门前。

“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怀着林清玄这句话,我深深思索,什么才是老古董?是时间的艺术,是岁月的沉淀,还是世代相传的圣火,或是千般繁华中的质朴。周转圈数,倏然发觉,于我而言,是“华夏正声”——二胡。

将午未午,灿阳映木,木色均匀,纹理细腻。方寸间足以撑起它所凝的韵致,二胡的两弦细如丝,纤指划过灵魂的忧伤,指尖舞落一世的繁华。“大弦嘈嘈如急,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乐声如水,亦如光,更如人。

二胡是太公的,是太公年轻时买的。太公是个教书先生,家境还算富裕。升国旗,包班全科教学,手把手教写字,许诺垫付学费……与别的老师不同的是,太公很是享受古乐之韵,于是便买了一把二胡。榆树下,藤椅上,只要太公一拿起二胡,学生们便围过来。一曲弦歌,一句诗词,常常将课本里枯燥乏味的文字注入灵魂。太公奏起的,有时候不是一首曲子,是一种情怀。他常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将传统的古乐之韵与教育相结合,是太公的初衷。青丝成霜,芳华易逝,蓦然回首,岁月的时光散落在季节的容颜里,斑驳了记忆,苍老了韶华,轻拨弦。

太公老了,胡琴落得母亲手里。母亲从小便在声声弦歌的古乐世家中成长,到了适学的年龄,便开始学习二胡。母亲的二胡让人听的如痴如醉,屏息着听那乐声,妖而不媚,艳而不俗,有着东方独特的气魄和韵味。指轻捻,手缓提,就像品一壶月光下的陈年老茶,裹挟着往日的气韵和沉淀,不动声色中攫取了三魂七魄。就这样,母亲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在她任教的24年中,母亲常常用胡琴去演绎现代音乐之美,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硬是要拨弄拨弄这胡琴,母亲则是宠溺的笑着,手把手的教着。胡琴的弦换了几换,不变的是那老红木,与光影淡淡的交织着。

而我,便是这老古董的第四代传承者。小时候,母亲便拿着胡琴逗我,或是伴着胡琴的音调咿咿呀呀地唱歌。家中古乐的熏陶和对胡琴的热爱,我便踏上了学琴之路。从一开始锯木头似的杂音,到后来手提弦颤,乐声如涓涓细流般淌出。我会去太公的老庭院里,奏一曲豪情万丈的《赛马》,太公挥舞双手,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此时90多岁的年龄仿佛只是一个号码。我参加了种种独奏比赛,也加入了民族管弦乐队,背着这把胡琴,从温岭到杭州,再到北京。偶尔也有挫败之时,每每望着这老红木,沉淀于风霜雨雪的削与磨,独特的香气才会愈发迷人。我便知道,这把小小的胡琴,承载的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更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传承。

岁月失语,为石能言。

这件老古董,是东方之珠温润的光华,是少年驰骋江湖的侠气,是高楼大厦间匆匆的浪漫,是一个时代华丽的回响。传递这一把胡琴,是物质上的传输,也是老一辈人对后辈的关怀,是对中华传统古乐的传承与延续,更是我们这一代新时代青年扛起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

托尔斯泰曾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汲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与这把胡琴对话,丰富了一代一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博大精深的文化,坚定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所谓传承,是对挑战难关的勇气和智慧,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坚守。它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发自内心的执念,是岁月的记忆,是陪伴,是坚持,是曾经的辉煌,也是如今的繁昌。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听胡琴的人,成了拉胡琴的人,拉胡琴的人,成了胡琴背后的人。

时间终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把平行线刻上人的额角。但可幸的是有一位接一位传承者,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底根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

风起云涌,变幻无穷,声生不息,渊远流长。

老古董的万千个故事里,因传承而不朽,因坚定而不灭。而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篇五: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搪瓷管

搪瓷罐,藏着家的味道王搏寒在我家的厨房里,摆着一个挂釉的白色搪瓷罐。几条曲线漾成了水波,缀以绿荷三叶,一尾红金鱼,便成了罐身的图案。虽不精致,倒也显得十分生动。

说起这罐儿,父亲小时候便有。一开始是父亲上初中住校。奶奶总是在父亲每周返校的时候,用搪瓷罐盛菜,肉圆、茭白炒肉片……父亲说,那时候因为这个搪瓷罐,住校的伙食不知道提高了几个档次。后来,搪瓷罐便担负起了装猪油的重任。

对于父辈来说,很多人的记忆里都弥漫着猪油的香味,猪油是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小确幸。

父亲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穷,一年难得几回有丰盛的菜。爷爷奶奶尤其节约,父亲住校期间,他们连猪油都是省着吃。等到父亲放假回家,爷爷奶奶才会去集市上买点菜。更多的时候,奶奶就靠着这搪瓷罐里的猪油,变着法子给父亲做好吃的。到现在,还经常挂在父亲嘴边的,是他们小时候吃的猪油拌饭,猪油清汤面,猪油渣……,好像有了猪油,所有简单的食物都能变成人间的美味。对父亲来说,猪油更像是他小时候“回家的味道。”

有一次月底回家,奶奶准备煮面条给父亲吃。待把菜洗净后,奶奶拿起搪瓷罐一看,油罐儿早已空空见底。面里没了油,那还能叫做“招待”?奶奶就拿一个铁勺子向邻居借。结果邻居家也没有油了。奶奶很无奈,怪爷爷不早做准备,连油罐里没油了,都不知道。爷爷倒是想出了高招,他把面直接盛在搪瓷罐里,把搪瓷罐转了转,粘附在搪瓷罐壁的油全混在面里了,面汤上立马浮起了油花。奶奶忙叫父亲过来吃,这样接风洗尘也算了了。

有段时间,出于健康考虑,家里不吃猪油了,搪瓷罐也被搁置在碗柜的角落里。后来,父亲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蛋炒饭用猪油炒更香。那天,用猪油炒的蛋炒饭果然香味扑鼻。猪油的香,小葱的绿,闪闪发亮的饭粒,让我胃口大开。我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父亲看着我狼吞虎咽,脸上笑开了花。

现如今,这个搪瓷碗好几处的搪瓷都磕掉了。但搪瓷罐里的猪油从未断过,父亲在做一些菜时,会加入猪油,菜的味道更好。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做饭的父亲好像也越来越有成就感。

小小搪瓷罐虽不起眼,却承载三代人的岁月。只不过,过去的搪瓷罐深深印在父亲的脑海中,今天的搪瓷罐融进我们一家日常生活中,将我们的生活编成一部戏叫“家味”。

篇六: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檀木箱

檀木箱子占诗琪元旦将至,奶奶叫我去和她一起整理老屋子,我欣然就答应了。

打开一个个柜子,除尘扫灰,可当打开屋子最里面的门,里面除了一些旧东西,似乎还有一个箱子,却是用布精心盖着的,“从来也没见过这个箱子呀,这是哪来的呢?”想着便叫来了奶奶,奶奶刚看到还是一愣一愣的,忽而就笑了:“嗨呀,这是檀木箱子呀!这是奶奶的传家宝,不是和你讲过吗,这是奶奶的太奶奶做的,都传了好几辈了,以后呀,等奶奶不行了,也是要给你的,你可要…保护好呀。”奶奶顿了顿“原来在这呀,还以为哪去了呢。”奶奶自言自语道。说着带我进入了回忆……

我小的时候,每天都和奶奶呆在一起,而这个檀木香,当时就是放在这个柜子的最上面,当时流行的是花布,而这个东西当时村附近都没有,奶奶还特地跑大老远去镇上才买到一块,小心翼翼的盖上,这就成了宝。以前小的时候,身高不够,一直没能看到过柜子的完整样子,每当哭闹的时候,奶奶实在哄不好,就把我领到柜子前,说:“不哭了奶奶就给你抱起来,看看柜子,怎么样?”每到这个时候,我立马就不哭了,吵着要奶奶给我抱起来看看。后来长大了,这也就不管用了。

还有一个关于太奶奶和檀木箱子的故事。有一年秋天,田里闹起了虫灾,而太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不知道檀木箱子是可以防虫子的,所以当虫群朝家的方向飞来时,太奶奶就死死地护住这装满珍贵东西的箱子,但虫群还是将家包围,太奶奶的家人都让太奶奶快走,别再管箱子了,可太奶奶偏偏不敢,非要死死地抱住箱子,任凭家里人怎么拽都拽不走,怎么说都说不动,知道蝗虫群散去。

过了一阵子,奶奶又回想起一个故事。小的时候,我调皮的不行,有一次,把村里的邻里同伴们都叫到家里玩,玩着玩着,个子稍高些的孩子看到了檀木箱子,让一堆孩子都对其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翻墙倒柜,终于爬上了桌子,几个人商量着商量着准没好事,就在箱子快被我们推倒的时候,奶奶正好回来了,厉声喝止,这箱子才保住,奶奶说现在想想,也真是挺有趣的。

一个小小的檀木箱,承载了好几代人的美好回忆,也永远会是我美好的记忆!

篇七: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木柜

我家的木柜张湉阳光被风拉得很长很长,温柔地覆盖在一个木制的小柜上,和它一起安静地睡在了时光里。

被翻新的旧房子里,这个小木柜成了最年长的家具,毫无疑问,它是被最年长的奶奶保留下来的,矮小的身材上是被岁月冲洗的古铜色,一些梅兰竹菊、鸳鸯黄鹂的身影掉了漆,却依然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故事。打开柜门,一些竹编的篮子里盛放着红枣桂圆等常见食材,还有一面藏在柜门后的小镜子。

曾经的小木柜也有过少女般的花样年华,油亮的漆,干净的镜子,没有被虫蛀的木腿,可它却像奶奶一样,没有选择自己终身的权力,在亲朋好友的祝愿下,来到了爷爷的跟前。还好爷爷是个勤劳的农民,很快,爷爷奶奶便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小木柜成了家里最漂亮的家具。在奶奶的器重下,它的装满了日常必备的食物,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一碗红枣粥桂圆汤,也便有了来头。在当时的农村,这些都算是可以当作犒劳的“甜点”,只要看见奶奶打开柜门,爸爸和姑姑便会欢天喜地地跟在奶奶身后,拿了爱吃的食物,到灶台前,生火、添柴、煮粥,或者取了红糖鸡蛋,打一碗“鸡子酒”,红糖的糖浆在蛋白的空洞间若隐若现,一丝丝酒香刺激味蕾,圆润的蛋黄被镶嵌在蛋白下,就如白云里重见天日的太阳,总能给家里带来生活的希望。奶奶的生活艰辛贫穷,可她的心不穷,就像柜子永远不断货的食物,从不会对两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吝啬,人家家里总是重男轻女,可爸爸和姑姑碗里的鸡蛋却是一样多,而奶奶只是笑着端上一碗“鸡子酒”,自己和却爷爷咽着番薯糊。

奶奶很少照那面小镜子,她的脸不贴花黄不染胭脂,只知道每次自己打开柜子取食物,镜子里的脸都是笑盈盈的。直到姑姑出嫁的那天,奶奶照了一次,可镜子里的人不再说三十年前那个年轻的小姑娘,每日的劳作给她的脸留下了一层黝黑,沧桑的细纹悄悄爬到了脸上。她不懂文学家笔下对时光的诗情画意,只是淡淡地叹了一句:“人老了,就是这样”。这句话,像是在回应岁月,也像是回应镜子里的自己。

与父母拌嘴之后,我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除了奶奶,所有人都不在家。我阴沉着脸,一边觉得一个人真好,一边又觉得内心空荡。这种矛盾的心理化为一丝阴霾悄然路过我的脸庞,只有奶奶捕捉到了。她没有来安慰我,因为她不善言辞,只知道心情不好时,自己常常喜欢打开那个小柜子的门。她像年轻时那样,调了一碗鸡子酒,拿着几个红枣桂圆高兴地来找我。

“我不想吃,走开!”

可不懂事的我还是继续耍脾气。奶奶没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把碗放在我的桌前。

“先吃点红枣垫垫,直接吃呀,容易醉。”

我嘴上厌恶,心里却无端地破防,奶奶总是一脸平静,却把生活的甘甜、辛辣、平淡、惊喜,化为了碗中的红糖、老酒、蛋白和蛋黄藏在了那个旧的不能再旧的柜子里。每一勺汤每一口蛋,变的是出现的时间,不变的是奶奶不动声色的关怀与安慰。

我将碗中的鸡子酒吃得一干二净,端着碗走下楼,一脸自责。可奶奶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笑着打开了柜子。

“下次想吃这儿的什么,就拿出来,奶奶给你做。”

当晚,我也悄悄地拿了自己爱吃的巧克力和奶奶爱吃的桃酥,悄悄地放入小木柜子,让它这颤抖的身躯,继续延续着每一次打开的惊喜。

随着一声鸡啼,小木柜的门又被打开,把食物朴素的香气送入今天的锅里。

篇八:老物件作文800字记叙文初三

老物件之缝纫机

轱辘转出岁月声赵允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这架缝纫机是她的嫁妆。

她的妈妈是裁缝,她从小帮妈妈做活,自然地,很爱美。结婚后,那架妈妈用了很久的缝纫机就随她到了新家。缝纫机有脚踏,还有一个铁质的轱辘,带动针工作。她把它放在书房的窗边,常常在它前面缝补衣服。上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的窗帘投在地板上,也披在她身上。椅子比一般的椅子矮一点,她的脚一只放在脚踏上一前一后地踩着,另一只脚踩在地上,车轱辘状的轮轴快速地转着,带动上面的细针一下一下地缝着,她的手按在布料在针脚下快速地移动,布料上就会留下一行密密的针脚。针扎过布料敲在铁板上,发出很多不同音色的声音。每当她的脚歇下来,轱辘就会转得越来越慢,反射到墙上的阳光也就闪得越来越慢,不动了。

把缝纫机的机身向下折叠,再盖上一块木板,整台机子就成了一张桌子。她的儿子每天放学后,就在这张小桌子上写作业。她给这张桌子缝了一张桌布,铺在桌子上面。有时候她用缝纫机缝衣服,儿子就暂且站起身来,伴着她踩脚踏时轱辘的转动声,朗朗的读书。日暮的余晖照着远山,她微微前倾的身影和儿子略微比她高的影子,这么定格在漫天的澄光前,瞬息成了永恒。

这是我奶奶年轻的时候。

现在,这架缝纫机依然摆在我家的书房。书房已经新添了更大的书桌,我不用在小桌子上写作业了,但是每次抬起头来,第一眼看到的都是那架缝纫机。桌腿和轱辘都生了铁锈,显得愈发沉重,只有脚踏还是很光滑,机身在奶奶的精心擦拭下也依然干净。我常常盯着它发呆,看和昨天不一样的阳光包裹住在几十年如一的它身上。它就这样静静地摆着,漆黑的身像一件艺术品。

妈妈曾试着用它缝我的红领巾。可是她既不敢把脚踏踩得很快,又不能熟练地将针脚与手配合,长长的头发匆忙地拢成一束,背却深深地驼下去,双手在半空悬着,脚慌乱地动来动去。我不禁将妈妈的侧影和脑海中的奶奶做对比。妈妈像是新学女红,奶奶却符合那“临行密密缝”的慈母。

朝暮与年岁并往,踩着缝纫机,轱辘转动着,转出了岁月的声音。

倒是从未听过叹息声,只有机杼在不停地转啊转。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