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推荐19篇)作文

来源:笔趣写作网 2.45W

篇一: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推荐19篇)作文

叶子铭

二年级的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了山西旅游。去到云冈石窟,看到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我不禁哇哇的大叫起来,不停的感慨道:“这也太壮观了吧,这也太神奇了吧,他们把这些平平无奇的石头雕刻的这么精美,天哪,天哪!”当时妈妈告诉我,中国比较有名的有四大石窟,除了眼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那会我就想,等有机会了我一定要去看看这个“世界艺术宝库”。

由于各种原因我至今没有去参观过甘肃敦煌莫高窟,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由樊锦诗口述,再由顾春芳整理撰写。通过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敦煌艺术崇高之美,书中全面展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且详细讲述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从青葱到白发,守护敦煌守护敦煌50余载,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

一个吴侬软语的南国闺秀,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却在人生的道路中,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走,在戈壁滩大漠深处,一留就是一生。到底是什么能够让他愿意为此奉献一生呢?她在书里是这样回答道:“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她所做的事情里,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樊锦诗说:我心归处是敦煌。她还说:我总想,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樊锦诗和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用“莫高精神”: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创造了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的奇迹。这是莫高窟人留给世界的一份厚重的礼物。

听妈妈说樊锦诗是杭州人,这令同是杭州人的我感到很骄傲,我想我也应该向她学习,坚定信念,不畏险阻。正如书中所说,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成正果。我们要听从心灵的召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地实现自我的价值,探索人生的意义。

篇二: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施予涵

月牙泉、鸣沙山,美丽神秘的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的艺术殿堂,你可知道有那么一个人执着一生坚持一件事,把56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保护敦煌文化,她就是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奶奶。

读完《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我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这句话就是樊锦诗奶奶一生的真实写照:从1963年北大考古系毕业分配到敦煌工作后,本是南方女儿的她就扎根在荒漠的敦煌,全身心投入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几乎天天围着石窟壁画转,走遍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远离现代化生活、长年与家人分居两地,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把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遗产博物馆,探索“数字敦煌”工程,让中华千年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在2019年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樊锦诗奶奶守着“保护祖国文化瑰宝莫高窟”这份信念,即使有过退缩和放弃的念头,也是用惊人的信心和毅力坦然面对。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坚守一份信仰、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穷尽一生所学设计制造出中国自己的射电望远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治理一生提高杂交水稻亩产,让中国人吃饱饭,实现“禾下乘凉梦”……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有这样一代又一代信念坚定、执着使命的儿女,才能踏上复兴之路,实现伟大中国梦!

联想到自己正在准备的钢琴九级考试,虽然时间紧迫,困难重重,感觉是“不可能的任务”,也不止一次想到放弃,但是如果自己拥有樊锦诗奶奶1%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咬牙坚持,啃下每个技术难点,做好每个规定动作,每天多花1个小时再巩固提高一下,还是有成功希望的,轻易放弃实在太可惜,突然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对,从现在开始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加油!

篇三: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敦煌的地窟里的壁画精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地理位置是在河西走廊西部,丝绸之路必经之路。

敦煌的壁画在地窟上,壁画都是由古时候的工匠画的。张大千之前在敦煌临摹壁画时,他感受到当时画师的辛苦,他说:“我在敦煌工作,有多方面帮忙都感觉非常困难,回想起来,古人比我们更加困难。我们在敦煌还有洋蜡烛,虽然不太好,可是古时候的人用的油灯直熏眼睛。古人在洞窟里绘画时,光线不足,比我们更困难。并且这个天花板有几丈高,往往要躺着才能够画。还有靠近地面的地只有二尺高,要画一尺或八寸的人物,还是个大故事,所以他们需要侧躺着画。”所以古时候的画师画壁画时往往比我们累,他们却还坚持着,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对艺术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

敦煌的壁画丰富多彩,内容丰富。有画人民打猎和耕田,而有一些是关于佛教艺术,比如仙女飞天,仙衣飘飘然,手里拿着琵琶,有些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些倒悬身子,从天而降……还有各种大佛像,有些卧躺着,一个头比人还大,有的五指紧闭竖放胸前,双腿盘坐在地,嘴角轻轻往上扬……有些壁画描写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比如九色鹿舍己救人……

原来敦煌是没有壁画的,有一次,一位有名的和尚路过时看到阳光照在敦煌上出现千佛像,认为在这里修行自己的修为会更高,更快,然后在这里挖了个石窟。很多和尚听说了,也纷纷过来挖窟修行。后来不断扩大空间,变成了家庙,为了更像庙,便请工匠们在洞窟里绘上有关佛教的画像。因为一代又一代人,壁画也越积越厚,直到现在,最多有五层厚。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里面的壁画是中华人民艺术的展现,它同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中国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篇四: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今年暑假读过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樊锦诗的少年时代艰辛而坎坷,她在书中写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产儿,因此多病多灾。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当时的医疗情况十分落后,一场大病差点要了她的命,此后她走路便不是特别利落。可就是这样一双孱弱的腿,樊锦诗用它从上海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过了荒漠和戈壁,走过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道路,并且一走就是57年。

没有去过大西北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风沙肆虐、荒凉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败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凭借着母校和老师们的嘱托,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本着北大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也为她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护事业放在心里,竭尽全力,用毕生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虽然这中间也经历过因条件艰苦而晕倒,因青霉素过敏而差点丧命,也经历过父亲的死亡带来的伤痛,但最终这位“敦煌的女儿”还是坚持了下来,就像她说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敦煌对我们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里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樊锦诗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献着她的一切。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真正的了解樊锦诗,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的古往今来。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锦诗这样甘于奉献的考古人,默默守护着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华,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笔,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无声的篇章。长江后浪推前浪,考古事业后继有人,考古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也终会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篇五: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郑宇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当人们谈论起敦煌,总会想起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几分牵挂中夹杂着几分凄凉。离一年级时去敦煌已经快三年了,这次阅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感觉自己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一样,沉睡的画面慢慢浮现在脑海里,想起了远方蔚蓝的天空,挺拔的白杨,九层塔,藏经洞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洞窟。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守护敦煌50余载,她,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她的自述,200多页的篇幅,共分十章,虽然是自述,自传部分只有一半不到,剩下的便是与她一生结缘的敦煌了,字里行间满是她对敦煌的喜爱。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这个北大的高材生是如何与敦煌结缘,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挣扎中,最终选择一辈子扎根这片荒漠。

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十六国,隋唐,元等10个朝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陆上丝路重镇敦煌逐渐落寞。在20世纪初,虽然外国侵略者对敦煌进行了数轮洗劫,但正是由于有樊锦诗和几代敦煌人的坚守和奉献,结束了莫高窟无人管理,任人宰割的历史,让尘封了数百年的敦煌莫高窟重获新生。书中还讲述了“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樊锦诗大胆构思,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文化相关的文化信息,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做出重大贡献。樊锦诗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正是她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影响着后人。

国之强大,需要有樊锦诗这样的坚守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希望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地激励我,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六: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韩从容

世界上,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事的人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樊锦诗是一位在敦煌莫高窟工作的人,从刚刚工作到现在已经在莫高窟快六十年了。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这么久的人,生活岂止是不容易,那简直是对人的身心和灵魂考验。在那里,她受尽了生活的苦。在北大上学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了敦煌实习,本来过个三四年就可以回到北大,可是,因为一件事回不了北大,所以她选择一直留在敦煌。后来,国家闹了文革,她又经历了失去家人,但身在远方无法与其告别的痛。但麻烦的还在后头,在文革之后,她有了孩子,但工作繁忙,没法照顾孩子,所以她不得不与家人分离。还有,因为敦煌的环境恶劣,工作的有一段时间,只有她和几个人继续辛苦的工作。由于修复工作难度大,她还没修复多少壁画,头发就都白了。其实她也想过离开,但她深爱着莫高窟,所以她依然选择留了下来,本来她有机会离开敦煌,回到家乡,但她依旧愿意守护莫高窟,所以,她留了下来。因为她认为:“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的艰苦事业,也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她明明有机会离开敦煌,为什么她偏偏选择继续留在敦煌?那是因为她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事啊!人要是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事,没有什么坚持不下来的。现实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莫高窟前院长,常书鸿先生也在莫高窟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期间他也经历了家人的分离,但他依旧静下心来坚持工作。还有去年的抗疫的医生护士们,就算再辛苦,也要静下心来为病人治病。还有那些建筑工人,虽然很疲惫,并且努力难以受到他人的认可,但依然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事。还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孔子,正是因为他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以前的文学并修改,才能铸造出大名鼎鼎的儒家学派。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诸葛亮为什么那么聪明?不是因为他天生就很厉害,而是因为他能静下心来,做到不会因为外面的混乱而导致思想上的混乱。而相反,浮躁的人往往会失败,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明明有着超级强大的实力可以打败对手,可是因为他有些自满导致没有静下心思考庞统说的话其实是计策,使全军覆没,从此势力受到了重创。还有那闯王李自成,在胜利后以及手下众臣开始浮躁起来,争权夺利,很快就灭亡了。为什么楚霸王项羽被灭?因为他一向骄傲浮躁,不把敌人放在眼中,所以才亡了啊!所以成功的人一般都能在做事时静下心来,而哪些浮躁的人往往都不会静下来做事,所以常常会失败。

虽说能静下心来坚持做事的人不容易,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我们也能做到。

篇七: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叶子言

捧起《我心归处是敦煌》,封面上樊锦诗先生满头银发,慈眉善目,感觉朴实又亲切;简框眼镜后专注的目光又透着睿智与从容。她的身后是敦煌的戈壁风沙和文化艺术瑰宝莫高窟。翻开书,仿佛打开了时光留声机,樊先生如邻家奶奶般,将那些老故事与我娓娓道来。

求学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樊锦诗先生,因毕业分配与敦煌结缘,然而那里艰苦的环境极其严苛地考验着这位上海“娇小姐”。不是没有过动摇和迷茫,但学者的担当和对敦煌的热爱,让她毅然选择了扎根西北大漠。时间是一种历练,樊锦诗先生抛却杂念潜下心来,专注于莫高窟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仅仅是传承者,更创新了“数字敦煌”,建立起预防性保护敦煌石窟文物的科学体系。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敦煌成了樊锦诗先生的家,樊锦诗先生亦成了敦煌的女儿,她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绝唱,更丰富了世人与千年华夏文明的对话。

书虽为自述传记,樊先生却在回顾敦煌学发展史中,运用大量笔墨描绘了敦煌莫高窟人这个群体。无论是敦煌文物研究的奠基者、技艺超群的工匠还是研究所的园林工人,他们都和樊先生一样,于守护敦煌文物事业上忘我奉献,倾尽韶华。

“人活的是一种精神”,樊锦诗先生如是说。那么,精神是什么?细细品读这本书,我慢慢走近了樊锦诗先生,也渐渐找到了答案,精神是忠于内心的本真,是坚韧面对的勇气,是纯粹赤诚的热爱,是执着追求的信念,是专注负责的态度。一代代的“樊锦诗”们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托起了敦煌的璀璨文化。纵观历史,一代代的国人更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希望: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谋求国家统一和富强奋斗终生;钱学森淡泊名利金钱,克服强势阻挠回国,将毕生学识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躬身于田间,用一生的努力换来杂交水稻的诞生和高产,实现中国粮食富足的梦想……

致敬所有择一事,倾一生的前辈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是夜空中最耀眼的北斗。愿你我后辈在此精神的引领下,在不断学习中增进智慧,在不断自我超越中更加笃定坚韧,成就更美好的自己,成就更辉煌的新时代!

篇八: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一年前读过《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这本书的口述者樊锦诗樊奶奶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掌门人,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樊奶奶在书中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她自己及莫高窟的那一段峥嵘岁月。从她自己出生开始,樊奶奶向我们娓娓述说自己、敦煌、莫高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信息量极大。

我非常钦佩书中樊奶奶及研究院同仁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保护敦煌的行为。当时一队红卫兵来到莫高窟,“整个所一下子非常紧张”,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领导严阵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们只是来参观。我能想象出一介女流的樊奶奶张开双臂挡在红卫兵们面前大声交涉的情形,这也让我想到拉贝和祁发宝团长。拉贝挡在日军面前,是为了捍卫人权和生命;祁团长挡在印军面前是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樊奶奶挡在红卫兵面前,是为了捍卫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宝贵遗产,我以为这三者都是可敬的。

当然,我更钦佩樊奶奶能够一辈子坚守着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来说,如果说常书鸿院长是发掘了莫高窟,段文杰院长是守护莫高窟,那么樊锦诗奶奶这个院长就是发扬了莫高窟。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复制展厅,让莫高窟文化更亲民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樊奶奶身上这种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我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却少有能坚持的时候,比如练习吹长笛,也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樊奶奶曾说:“‘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我。”看过这本书后,我敬佩于樊奶奶的毅力、勇气、智慧和坚持。想到自己,我也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樊奶奶那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人。

篇九: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潘梓昕

今年暑假,我去了敦煌。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其中,莫高窟最为令人神往。那里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奏乐撒花的飞天……也许正是这次敦煌之旅,使我拿起了这本《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本书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求学北大、扎根大漠、守一不移的人生故事。通过她的故事,让我了解了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当担、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在书中我看到了,樊锦诗先生那时的敦煌,是个偏远的小镇,吃不到新鲜的食物,喝的都是苦咸水。而这次暑假我去的敦煌,是个热闹非凡的城市,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当时的莫高窟人,生活十分艰苦。房子是马厩改造的,屋顶是报纸糊的,家具是泥土做的……而我这次去敦煌游学,住的是当地新盖的四星酒店,高档的装潢,舒适的床铺。在书中我读到了,莫高窟的保护就是要和时间赛跑。不管是煤油灯下埋首勤学,靠镜面折射借光临摹,踩“蜈蚣梯”考察洞窟,还是不厌其烦,开展石窟数字化,分析壁画病害机理,建设敦煌学信息资源库……道路虽艰,但莫高窟人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终于在敦煌学的各个领域获得建树。

这次暑假我在敦煌的游学途中,也认识了一位“樊锦诗”,她就是我的壁画老师——盛老师。她个子高高的,长的很漂亮。盛老师指导我们如何画壁画,她告诉我们壁画是最难的一个画种,也是唯一一个能用古老的传统工艺绘制的画种。壁画学习中,我还知道把敦煌土捣成粉末,用水稀释后能作为一种壁画颜料来使用。在她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敦煌最有名的壁画之一《鹿王本生图》局部壁画的临摹。夏令营结束回到杭州后不久,妈妈告诉我,盛老师决定留在敦煌,继续研究壁画,并且说动她在美院工作的丈夫一起去敦煌。那一刻,我有点惊呆了。杭州的生活这么好,盛老师为什么要去敦煌这么干旱的地方?今天,在书中我找到答案。盛老师是对于敦煌文化的无限热爱,选择留下。她不畏惧生活上的困难和与世隔绝的寂寞,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保护文化。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樊锦诗”来到敦煌,守护莫高窟,每天和壁画、彩塑照面;正是因为他们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热爱和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经历千年的风霜雨雪还仍然挺立在戈壁滩上的敦煌莫高窟。

篇十: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一尊尊形态各异的雕像,它们所描述的正是莫高窟。

此书的作者为顾春芳,由樊锦诗,这位陪伴莫高窟由衰落走向兴盛的“英雄”口述所著。讲述的自然是莫高窟在她一生中的“经历”。

最初,樊锦诗在接收了去敦煌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可以看出她的无畏;后来,敦煌的穷困程度令人震惊:当时的敦煌就是一个小镇,半个小时就能走完,城里头总共只有两个百货商店,还有一个糖盐局,大家住土房,喝盐水,“再看右面附有一张照片,简陋的土房,掉了皮的墙壁,露出了块块砖头,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同时薄薄的窗户,让人看起来一吹就破,相比之下,我们好似“神仙“。

樊锦诗专注投身于考古事业,并没有安常处顺,在这山穷水尽的地方,埋头苦干,不久她的丈夫也被调来,与她同甘共苦,但她的孩子们都托付给了亲戚。如此之骨肉分离,让人怎不心如刀绞,正是为何?

因为他们心中怀着的是国家的重任,为国家而努力!看到这里,不禁使人泣涕而下,如此的心系家国情怀,也让我们反思自身,自己是不是应该具有这种精神,拥有了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对我们的学习大有益处。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守护莫高窟的几代人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大无畏精神,他们扎根于这偏远大漠,保护、修补我国中华文明的瑰宝,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坚守,才使这千年莫高窟重绽光彩,扬名中外,成为了世界的文化遗产,世界的莫高窟!

学习莫高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坚毅气质,弘扬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效力祖国。

篇十一: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倪嘉妤

今年的我,与敦煌有缘,前不久跳了一曲《敦煌月影》,获得了棒伢儿舞蹈比赛一等奖,现在又读到了《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表现敦煌的美,而读书却让我对敦煌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这本书的口述者樊锦诗樊奶奶,是杭州人,1938年出生。人们常说:做一件事情容易,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就很难。从北大毕业的青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中年时代,再到耄耋之年,她用一生的时光坚守在莫高窟,默默守护着荒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莫高窟的女儿”,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坚守。

我非常钦佩樊奶奶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保护敦煌的行为。当时一队红卫兵来到莫高窟,“整个所一下子非常紧张”,樊奶奶和敦煌的其他领导严阵以待、前去周旋,所幸他们只是来参观。我能想象出羸弱的樊奶奶张开双臂挡在红卫兵们面前大声交涉的情形,这也让我想到拉贝和祁发宝团长:拉贝挡在日军面前,是为了捍卫人权和生命;祁团长挡在印军面前是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樊奶奶挡在红卫兵面前,是为了保护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宝贵遗产,这三者都是可敬的!

樊奶奶一辈子坚守莫高窟、扎根莫高窟,更是令人钦佩。如果说常书鸿院长是发掘了莫高窟,段文杰院长是守护莫高窟,那么樊锦诗奶奶就是弘扬了莫高窟精神。她建立了球幕影院和一比一复制展厅,让莫高窟文化更亲民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让莫高窟这座历经上千年的宝藏依然在戈壁大漠中绽放光彩、熠熠生辉。樊奶奶身上这种简单执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我呢,在生活中却少有能坚持的时候,一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不肯吃苦,比如吹长笛,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被妈妈多次催促才不情愿地去练习,直到现在,我的长笛水平还是不见起色。

读了这本书后,我被樊奶奶的坚持、勇气和智慧深深折服。我也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樊奶奶那样“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顽强的毅力。只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多一点耐心、坚持,多一份勇敢、执着,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相信前面的风景更美丽。不经历吃苦,怎么可能成功!

篇十二: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的口述者,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和这本书,是我去年暑假去敦煌旅游的时候,她和神秘的莫高窟一样吸引着我。习惯了大都市富足生活的她,却能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毅然只身前往大西北,将自己生命中最弥足珍贵的几十年时光给予敦煌,奉献给莫高窟,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她呢?

樊锦诗的少年时代艰辛而坎坷,她在书中写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产儿,因此多病多灾。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当时的医疗情况十分落后,一场大病差点要了她的命,此后她走路便不是特别利落。可就是这样一双孱弱的腿,樊锦诗用它从上海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过了荒漠和戈壁,走过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道路,并且一走就是57年。

没有去过大西北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风沙肆虐、荒凉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败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凭借着母校和老师们的嘱托,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本着北大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也为她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护事业放在心里,竭尽全力,用毕生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虽然这中间也经历过因条件艰苦而晕倒,因青霉素过敏而差点丧命,也经历过父亲的死亡带来的伤痛,但最终这位“敦煌的女儿”还是坚持了下来,就像她说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心向往之,力践行之。她用几十年的守护筑起一道坚韧的墙,护得那黄沙中的遗珠仍熠熠生辉。戈壁沙漠是荒凉的,可是敦煌的美是神圣的,远远望去,点缀着红日的蓝天为莫高窟铺上最朴素无华的外衣,细腻,隽永的美感油然而生,意味深长。从烈日下走进莫高窟又是别一番体验,仿佛进入了凉爽宜人的洞穴,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文物的气息,沁人心脾。山丘似的佛像使你只能抬头仰望,威武尊严的外表尽管有些褪色,依旧让人心生敬畏。洞壁上画满了的飞天神像,寄托着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看过敦煌,再读完此书,我感慨良多。樊锦诗选择了莫高窟,终其一生为了考古事业。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锦诗这样甘于奉献的考古人,默默守护着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华,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笔,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无声的篇章。长江后浪推前浪,考古事业后继有人,考古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也终会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指导老师:王娅妮(公众号:浙里少年)

篇十三: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胡亦璇

有一个人,北大毕业却留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了一辈子;有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守护祖国文化瑰宝默默奉献;有一个人,把一生的时光都交付给重现古窟文明的昔日辉煌……

在一个纪录片中,我了解到这位莫高窟的守护人樊锦诗,心中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她宁可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却守在最艰苦的地方?为什么她为了自己的事业,甚至能忍受骨肉分离?为什么,她几经不舍和挣扎,最终选择了扎根西北这片土地?带着一个个问号,我翻开了樊锦诗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

慢慢的,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也许,能解释这一切的,唯有她对莫高窟的热爱与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的责任心。樊锦诗奶奶凭着对莫高窟文化的无比热爱,牢记母校老师的嘱托,用瘦小的肩膀承担起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的重任。60年来,她倡导和推动敦煌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她大胆着手建立“数字敦煌”,使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让游客能“窟外看窟”;她主张进一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让敦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用毅力演绎着“守一不移”的人生。

这个暑假,我去了敦煌莫高窟,站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望着石壁上栩栩如生的壁画,听着穿越千年历史的解说,我终于明白了,樊锦诗奶奶为什么用自己的一生守护这里。耳畔回荡着樊锦诗奶奶说的“聊以欣慰的是,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为莫高窟尽力了!”眼前浮现出书的封面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仿佛看到她从青春少女到一位母亲、一位耄耋老人,头发白了,容貌变了,唯独镜片后坚毅的目光没有变!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初心”,何为“坚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并不乏这样饱经考验,坚守初心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怀揣让人类不再饿肚子、让世界不再有饥荒的梦,在试验田里研究了六十多年,屡次刷新世界杂交水稻亩产的历史纪录,用自己的一生为保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教师张桂梅怀揣“知识改变命运”的办学梦,用一双贴满膏药的手,拖着不堪重负的病体,坚持十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一千多个孩子的命运。神舟十二号宇航员聂海胜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高强度训练,三次代表中国航天人出征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奥运赛场上女排主攻朱婷即使手腕负伤仍坚持上场,田径运动员巩立姣年过三十仍坚持高强度训练最终摘金……这样的“坚守者”还有很多很多!

从他们身上,我更加明白了像樊锦诗奶奶在书中所说的:“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跟他们相比,我有什么理由在数学难题面前退缩?我有什么理由放弃特长培养日复一日的训练?我有什么理由在运动会失败后就一蹶不振?是的,有时,不是你要做的事情太难,而是你缺乏坚守的毅力和信念!“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在任何平凡的岗位,做任何平凡的事,只有做一个像樊锦诗奶奶那样的“坚守者”,才能创造美好的奇迹。

篇十四: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刘昊达

暑假,我去了敦煌,带着那本《我心归处是敦煌》。在旅途中,我了解了樊锦诗和常书鸿等莫高窟守护者研究莫高窟的故事。

他们是最早来到敦煌莫高窟的研究者——常书鸿为了敦煌放弃了巴黎;樊锦诗生长于上海,北大毕业后服从分配来到了敦煌。当时这里的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苦,住的是土房子,连桌子、柜子、床都是土做的,吃的是“老三片”,土豆片,白菜片,萝卜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半。他们每天早起,一个窟一个窟的看去,一待就是一整天,他们在窟里研究,修补,临摹壁画。他们常年和家人分离,照顾不了家人。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奔赴在敦煌?原因很简单,他们热爱莫高窟。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调查、记录、研究。“他们习惯了每天进洞窟,习惯了洞窟的黑暗,并享受清晨照入洞窟的第一缕朝阳,然后看见壁画上菩萨的脸色微红,泛出微笑。”他们深知敦煌文化的价值。他们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莫高窟,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珍贵。再也不会像1900年的王圆箓将藏经洞经书卖给外国人。季羡林先生认为,谁得到了藏经洞的文书文物,谁就能有机会复活中国及世界许多被遗忘的往事。

莫高窟的守护人让这些长眠的文物苏醒,我们因此能够了解1600多年前那段历史,我们因此更加了解祖国的文化,我们为自己的国家、民族自豪。我们感谢那些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文化研究者,让敦煌走出洞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将伟大的“莫高窟精神发扬光大”。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了,1900年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记,民族文化要继续传承。越是了解我的祖国,越是更加的热爱我的祖国。越是能更深刻的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句话。

到了敦煌莫高窟,我亲眼看到了洞窟里精美绝伦的壁画和泥塑,边看边想起了书中莫高窟的守护者们的故事。看着壁画,我在想:一千多年前那个画匠绘画时的样子,他一定是认真专注的。听着讲解,我在想:常书鸿那样的伟大艺术家们他们在临摹时的心情,惊喜、赞叹、惋惜、遗憾。看着介绍,我在想:是哪一位研究员,读懂了墙上这面壁画,并把他记录下来。行走在一个又一个洞窟间,我在想:樊锦诗日日夜夜牵挂着这些壁画,想要延长它们的生命,不断探索保护它的方法……

走出莫高窟,我又一次打开了《我心归处是敦煌》,边读边回忆参观所见的种种,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伟大辉煌的历史文化都是由我们的民族创造出来的,这太令人骄傲了!生活在这个幸福年代的我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想要学习这些创造者,研究者的精神。如果你也同样喜欢敦煌文化,喜欢我们祖国的文化,不妨和我一样打开这本书,走进敦煌,了解这璀璨的民族瑰宝。

篇十五: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邵未凡

这个暑假我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这本书由樊奶奶口述,顾春芳撰写的。书中的樊奶奶是敦煌的“女儿”,在莫高窟工作了一辈子,用她的话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她用自己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及莫高窟的那段人生故事。

最令我泪目的是樊奶奶为了敦煌的工作,一个人在医院生孩子,那时不仅医院条件差,而且她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樊奶奶的二个孩子也没有在她身边长大,她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和“老彭”的十几年的岁月,却用了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莫高窟。

反观我自己,生活幸福,可一点都没有毅力,怕苦怕累。小时候学琴,只学了三年,最终在每天的嚎啕大哭下,放弃了。樊奶奶的故事令我知道,做什么事都需要顽强的毅力,多一份坚持,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坚持,就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坚持,就更向成功迈进一步。

我翻看着书中的几张照片,有些壁画面容已经模糊不清了,有些神像已经破损了。是啊,莫高窟终将生病,老去,保护莫高窟是永恒的主题。为了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久利用,樊奶奶和老一辈莫高人(段文杰,范华,窦占彪,常书鸿等等)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以前由樊奶奶们坚守的,现在就由我们新一代的少年来继承。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篇十六: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沈怿钒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杭州小学生,见惯了湖光山色、层林叠翠的美景,却很少领略古文诗词里那些风起沙移、壮阔苍凉的西北景象。今年暑假,我偶然发现了妈妈书架上的《我心归处是敦煌》。翻开它,一股浓郁的西北风情,夹杂着瑰丽而神秘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吸引着我走进了主人公樊锦诗的人生故事,沉醉在敦煌的千年梦中。

此书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石窟考古专家——樊老师一生守护敦煌的事迹。她从一开始到敦煌实习,到毕业被分配到敦煌,甚至在面临着与爱人孩子常年分隔的悲痛选择时,她几度挣扎,最后带着最初的使命永久坚守在干旱大漠,与千年莫高窟相厮守。

书中还介绍了很多敦煌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莫高窟中的藏经洞,且融入佛学、考古学等知识的讲解,着实让我开了眼界。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莫高窟的艺术,每遇到一个陌生的术语我都会去查查资料。比如,经变画是用画像来解释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当介绍到有特色的石窟时,我还会在官网上找相应的图片来帮助理解。

此外,本书还花了很多笔墨来描述樊老师为保护敦煌所做的不懈努力,包括检查洞窟、沙害治理、壁画修复、数字敦煌等等。樊老师对莫高窟的细致、敬业、的执着付出,如同对待孩子一样那么爱恋与疼惜,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她是善于自律、善于观察、善于学习的人。她在守护敦煌的前辈那里学会了意志的坚定,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坚持和隐忍,懂得了信赖自己的真心,懂得了要有大的作为,必定要经历大的磨难,以艰苦求卓绝,在任何的艰难和痛苦中镇定如常,如如不动。

书的最后,樊老师用来一句话来概括她此生与敦煌的关系:我是敦煌这棵大树上枝叶,不是敦煌需要我,而是我离不开它。这么平淡朴实的一句话,最让我感动。因为不是所有所有被沙土淹没的金子都能被发现、被喜爱。所以有些事情,也不是能够进行选择,而是必须得有人去做!樊锦诗和几代敦煌人的坚守和奉献,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

樊老师的故事给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坚忍,执着与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些宝贵而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去认真学习和不断追求。正如人们所说,世上没有天生的学霸,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别人追随的楷模,只因他们懂得坚持并执着进取,牢记每一个知识点,把它们融会贯通到极致。同时,注重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坚守,才能有厚积薄发的成功。

我想,樊老师那种执着坚守的精神,将会成为我笃定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篇十七: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金泫羽

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本老骥伏枥的花甲老人毕生之语录。作者樊锦诗生性体质虚弱,腿脚险些残疾,却身残志坚。于北京,千里迢迢赴敦煌,为抖去莫高窟的尘土,发掘深埋于土下的灿烂文明,不惜献出56年的光阴,非但无怨无悔,反而在同北大新生的亲笔信中,留下了“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豪言壮语,令人肃然起敬。

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册充满奇妙的“魔法书”。荒凉偏僻的戈壁大漠中居然延续着灿烂的人类文明;苦涩的咸水和贫瘠的土地居然可以长出甘甜无比的“李广杏”;大漠深处荒无人烟之地居然有这样一群“打不走的莫高窟人”?这些神奇的现象在敦煌的漫天尘土中熠熠生辉。这是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个暑假我满怀期待地揣着书,去参观敦煌莫高窟,看的真叫个眼花缭乱。壁画《伏羲女娲图》、《反弹琵琶》、《张骞出使西域图》幅幅恢宏雄伟,但定睛细看,才能发觉刀刻线条的优美、柔和,粗中有细,刚柔相济。佛像也是姿态万千:禅定佛端坐于椅上;菩萨像笔直地站着;涅槃佛呈卧姿,优美而慈祥?令人拍手叫绝。那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承载者,而它们的创造者,正是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心中充满信仰、在敦煌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与血的能工巧匠们!

在敦煌石窟前,我听到了敦煌文物如何流失国外,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如何被重新保护起来的故事,心中肃然起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一代代的“莫高窟守护人”,不正是让敦煌文化得以重见天日、传承百世的伯乐吗?

我心归处是敦煌,莫高精神永流传。

篇十八: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陆泽熙

我在杭州宋城游玩时,曾有幸目睹敦煌复刻石窟,那精美的飞天,那姿态万千的佛像彩绘让我印象深刻。在这次暑期读书活动中,我一眼选中了《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原以为那就是一场欣赏敦煌石窟群精美壁画的视觉之旅,却未曾想到那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跌宕起伏的!

莫高窟开窟和造像的历史,是一部贯穿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它以中国文化艺术为基础,吸收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亚文化,是绵延千年的巨大宝藏。作为中华儿女,真为祖国拥有如此之瑰宝而感到无比自豪!

当看到敦煌藏经洞及其文书,被王道士等人顺手牵羊,被英、法、日、俄、美等西方列强巧取豪夺,诸多珍贵文物不幸流失国外的时候,我被王道士之辈的贪得无厌、愚昧无知气到捶胸顿足、义愤填膺,也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和文化与国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吾辈当自强!

当看到前有向达先生,历经五年,辗转英、美等多个博物馆摘抄敦煌写经,为国内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时;后有常书鸿、段文杰、季羡林先生等老一辈学者,从大城市来到荒凉的西北边陲,几十年如一日,以人力清除流沙,一边做保护文物,临摹壁画抓艺术,一边为改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说法不懈努力时;再有敦煌的女儿樊诗锦,克服身体缺陷,56年投身于敦煌事业,在80岁高龄还在为敦煌面临划归旅游局之事殚尽竭虑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莫高窟人在艰苦奋斗中凝成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时代之光!

莫高窟的保护不是几十年、几代人所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世世代代不断努力。作为青少年,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断探索和学习更为先进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立足于国家乃至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历史使命,这样,我们短暂的人生才能活得最有价值!

篇十九: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常天泽

平日里翻看百科全书,欣赏邮票的时候,总是能看见一些非常特别的照片和图画,有精美绝伦的彩塑,绚烂多彩的壁画,边上的介绍里带着“敦煌”二字。敦,大也,煌,盛也。听长辈们提过,二太爷爷在敦煌守护了一辈子,印象中这是一个很远很远,宏大神秘的地方。

暑假,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这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奶奶口述的自传体书。书里樊奶奶讲述自身故事的篇幅不多,而讲到敦煌知识的时候滔滔不绝,读着读着,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敦煌瑰丽的画面和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书中还描绘了一代代先辈们研究保护敦煌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小时候身体瘦弱,经常生病,可是北大毕业后,她却去了遥远艰苦的敦煌,而且一去就是一辈子。与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相比,她所处的环境太苦了。那时只有土房,晚上没有电,周围没有商店,吃的最多的菜是“老三片”,土豆片、萝卜片和白菜片。是什么支撑着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坚守下来的呢?“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樊奶奶简简单单几个字的回答,顿时让她与敦煌融为一体。文中写到“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物质坏了可以再造,精神坏了就无药可救了。国家要发展,就靠这种精神。”

坚守需要时光,坚守需要信念,坚守需要毅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书的末尾还有樊奶奶写北大新生的一封亲笔信,字如其人,她的字就像她一样,秀美,坚韧,严谨。我也要向先辈们学习,坚守信念,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