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小巷来作文

来源:笔趣写作网 1.86W

我家对面那条临街小巷里真可谓是“卧虎藏龙”:小吃店、服装店、母婴店一家赛过一家,挨挨挤挤地开在这条其貌不扬的小巷里。

风从小巷来作文

每天清晨七点不到,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唤醒了沉睡中的小巷,整个巷子立刻鲜活起来。

早起的爹爹婆婆挎着布兜,一边蹲在菜摊前挑挑拣拣,一边娴熟地大刀阔斧地砍价;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叽喳地涌入那家湖南米粉店,年轻的老板操着一口正宗的长沙话,手忙脚乱地煮着粉面、馄饨,店里有些食客嫌汤汤水水的吃不饱,便一边嗦着粉面,一边扯着嗓子喊道:“老板,来个锅盔,鲜肉馅的,不要辣椒!”不出五分钟,隔壁门面的锅盔老板便麻利地递上一个油纸包好的饼,金黄酥脆,散发着缕缕油香,这便勾起了左右桌食客肚子里的馋虫。“老板,给我也来一个!”

卖锅盔的老板姓李,50岁上下,老家在河南,前些年走街串巷地打游击,在路边摆摊卖饼,风里来里去着实辛苦,赚了些钱,便在巷子里租了个小小的门面安定下来。

门面很窄,门口勉强挤下那口做饼的炉子,店里约两三平米,那便是老李的“工作间”。每天天刚亮,他便掀起卷帘门,开始一天的忙碌,和面、剁馅、做饼胚,再根据客人们的口味,做成一个个甜味的、鲜肉的、梅菜扣肉味的小圆饼。他熟练地把小圆饼抻开,表面撒上厚厚的香芝麻,在另一面沾上些许水,然后“啪”的一下,将面饼贴到红通通的炉壁上。不一会儿,饼盖慢慢地鼓了起来,颜色变成了金黄色,香喷喷的锅盔便出炉了。

由于店面临着学校和居民区,老李的生意一向很好,和隔壁的湖南粉面馆是一对“黄金搭档”。店里不忙的时候,他便拖张靠椅,坐在门口和街坊邻居拉家常。慢慢地,大家也熟悉了他家的情况:他老婆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照顾爹妈,他在武汉打工挣钱。每当谈起儿子,老李那张皱巴巴的脸仿佛一下子开了:“俺儿学习成绩可好着呢,在老家县城最好的高中读书。”别看老李文化不高,他对儿子将来的学业可一点也不含糊,“要考就考武汉最好的大学。”武汉的大学学费可不便宜,老李的锅盔卖5元一个,啥时候才能攒够呢?街坊们都为他发愁,他也不在意,“俺好手好脚的,别说学费,俺儿娶媳妇的钱也没有问题。”

寒来暑往,一转眼老李在巷子里开店已经三年了,成了巷子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哪家搬东西缺搭手的,他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街坊们也很照顾他生意。牛肉粉配锅盔成了小巷里最流行的套餐。

今年春节前,老李提前把铺子做好卫生,打了烊,抱歉地对街坊们说,“儿子今年六月高考,这个春节要多陪陪儿子,为儿子打打气,等俺回来给你们带点土特产。”

街坊邻里打趣道,“过完年可要早点回来,你这锅盔勾人得很,可别把我们馋坏了”。

当时,任谁都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整整七十六天。冬去春来,窗外早已是莺飞草长的人间四月天。解封后,沉寂数月的小巷也一点一点苏醒了:服装店老板给橱窗的模特换上春季新款,蔬果店也开始进货了,湖南米粉店的老板不顾家人反对“逆行”回汉。唯独老李的卷帘门一直是合上的,街坊们在微信上给他留言也不见回应,便戏谑道,“他肯定是怕武汉不安全,胆小鬼!”

小巷少了老李仿佛锅盔上少了香芝麻,就差那么点意思。街坊们进进出出,总是够着脖子瞄一眼,希望下一秒就出现他在店里忙碌的身影。时间一晃到了七月底,太阳明晃晃的挂在一丝云彩都没有的天空,武汉进入烧烤模式。

一天下午,街坊们惊讶地发现,老李的店铺门卷上去了半截,屋里一个女人正在忙着收拾。在街坊们的问询中,女人红着眼睛告诉大家,她是老李的老婆,老李今年年初的时候就走了。

“春节过了一半,他感觉身体不舒服,咳嗽不停,浑身没力气,去当地医院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住院后医生会诊是得的新冠肺炎,老李又有些基础病,最后人还是走了……”女人啜泣道,“他在医院最后几天,人清醒的时候便给我发微信,嘱咐我一定把儿子培养好……”

女人的声音微微有些发抖,“儿子特争气,受到这么大的打击,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考过了一本线。”她哆哆嗦嗦从地上的一个帆布包里掏出了几大盒喜糖,“本来说好请大家吃喜糖的……”女人的声音带上了哭腔,街坊们早已唏嘘不已,红了眼眶,“多好的一个人,还说要早点回武汉的……”

之后的两天里,由湖南米粉店老板自发牵头,街坊们你一百我两百地凑起了给老李儿子上大学的红包。人们不顾他老婆的极力推脱,使劲地塞在她返程的行李包里。“儿子读书有困难,就来这巷子里找这些叔叔伯伯……”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

老李是我们身边最普通平凡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各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挥洒着汗水,坚持着心里最朴素的梦想,岁月也许会带来挫折和无常,带来伤痛和别离,但在那条挨挨挤挤的小巷里,当一缕清风穿巷而过,人们依稀闻到了那锅盔的阵阵酥香……

热门标签